有日,我碰見挪威同事影印英文字母的字帖給 女兒在假期練習。印象中,她的女兒7歲⋯⋯7歲才 寫ABC?!記得我讀幼稚園時已經寫過很多字母, 這實在有點奇怪⋯⋯
我問:「這些不 是幼稚園學的嗎?」 佢驚訝說:「什麼?幼稚園只是玩! 所有學習一律小學才開始 。」 又有次跟瑞典人 和日本人談到童年, 瑞典人一談到兒時玩 意就眉飛色舞,爬樹、 滑雪、上山、下海⋯⋯ 我在旁聽着都感受到他真的有個很愉快的童年,成長中沒有任何壓力。 他叫我們分享兒時回憶時,我跟日本朋友對望了一下,同聲嘆氣道:「我們的童年都在讀書考試壓力中渡過。」頓時, 一陣強烈的失落感湧上心頭,覺得自己最美好的時光都被浪費在一些不值得的事情上。然而,錯過了就永遠追不回來了⋯⋯
香港社會重視成 績多於知識,着重成果多於過程,令學習變得只為考試而準備, 本末倒置。近年越見嚴重,什麼「贏在起跑線」等概念,其實活生生地剝奪了原本應該自由快樂的童年。 香港的幼兒學習比北歐早開始,報讀各式各樣課程和興趣班的孩子也比北歐多, 卻不見得日後會特別優秀,這是何苦呢?
節錄自<冬秋冬冬-香港人的北歐手帳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