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歐母乳的神級地位

每次我跟北歐朋友提起香港只有十星期的產假,他們都表示驚訝:「WHAT!即係BB連夜奶都未戒就被迫去返工?咁對BB同父母都非常不人道!」

唉,香港不人道的事情又何止產假奇短呢?這些被寵壞的北歐寶寶,真的不知人間疾苦。那究竟,北歐各國的產假有多長呢?大約一年。沒錯,是一年!而且是有薪的一年,而無薪休假更任你決定,僱主同事都會予以體諒。因為北歐人深信每個生命的第一年最為重要,有父母貼身照顧的寶寶身心發展都較好。母乳在北歐育兒界有著神級的地位,大家都認為餵哺母乳是理所當然的,而且時間越久越好。母乳更加是靈丹妙藥,寶寶眼發炎?滴兩滴母乳入眼就可以消炎;寶寶生濕疹?用母乳塗面;發燒?多喝兩口母乳吧!在產房,助產士會將剛剛出生的嬰兒放在媽媽心口上,來個初次肌膚接觸,嬰兒會憑自然技能尋找乳頭吸吮,去刺激媽媽的奶水分泌。休息過後,沒有特別健康問題的媽媽、寶寶和爸爸可入住醫院酒店。醫院酒店其實是個新手爸媽訓練營,有助產士廿四小時當值,協助爸媽學習照顧孩子。酒店定期有工作坊去學習和討論問題,而學習餵哺母乳當然是主要題目,基本上每次寶寶吃奶,你都可以叫她們來幫忙。我在醫院酒店的茶水間碰見有位選擇不餵哺母乳的外國媽媽遭圍攻:
「吓?你點可以試都唔試就放棄?母乳係畀BB最好的禮物!」
「母乳可幫助嬰兒增強抵抗力!」
……媽媽們你一言我一語,嘗試去說服這位另類媽媽不要「毒害」自己的寶寶,可憐這位媽媽辛苦生產過後,還要面對這種「歧視」。難怪北歐是世界上母乳餵哺率最高的地方。挪威有99%媽媽會餵哺母乳(那1%我猜都是外國人),有80%半歲後仍然繼續。北歐社會有著各種潛規則去方便母乳餵哺,例如媽媽們在嬰兒滿一歲前上班都享有每日一小時的「哺乳假」。在任何地方你都可以無遮無掩地餵哺母乳,在餐廳裡、巴士上、甚至在街邊都可以,只要你坐得舒服就得。北歐金句:「世間上沒有媽媽是不夠奶的,身體只要多受刺激,例如讓寶寶狂吮乳頭,或用奶泵狂泵,身體就會自然製奶。」聽上去很有科學根據,但身體肉做,這樣強迫媽媽做奶牛真的健康嗎?做過母乳媽都明白母乳之路艱難,甚至辛苦過生仔。我挪人一家更日夜薰陶我奶粉含有很多對寶寶有害的化學物質,又堅持不肯買奶粉。原來當你身邊所有人都對你說八両金超靚仔的時候,你真的會相信。天真的我在這種耳濡目染下,真的以為母乳是唯一出路,雖然困難重重,但我只有硬著頭皮去堅持,我仔仔在一歲前都沒有吃過一口奶粉!當時真的被這些北歐人迫到我人都癲,差點得出產後抑鬱來。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套適合自己的育兒方法,母乳雖然好,但媽媽的身心健康更加重要。過份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未必適合每一個人,特別是我們這些在另一文化環境長大的港人。

2018年5月22日於蘋地刊登
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