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皇妃產子後七小時就整理好妝容向大家打招呼,成為一時佳話。大家都無不驚歎皇妃能人所不能。其實,產後即日出院在西北歐國家並不罕見,特別是非首胎產婦。
北歐的生育文化跟我們香港大不同,他們沒有安胎、進補、坐月等概念,一個港人在這個極度崇尚自然的國度當媽媽,有時真的萬念俱灰。記得我懷孕初期有輕微流啡現象,我緊張得立即打電話去問醫生,醫生竟然神回:「不要緊,小量流啡屬正常現象,自然界有適者生存的機制,如果胎兒本身發育不夠好就會自然死掉然後排出體外,那些都是不好的胎,流產不是壞事。」嘩吓?!我頓時語塞,想起剛看到藝人徐若瑄要保胎而每天臥床打針的新聞,我覺得我至少要盡力安胎吧!我問她有否安胎建議,醫生說:「其實沒有什麼需要擔心,一切順其自然吧!最緊要保持身心健康,單車可以照踩,健身要繼續,生活跟以前一樣,注意健康就好了。」好明顯我和醫生說著「不同語言」,再追問也沒有意思。在北歐,不難見到孕婦舉重、健身、踩單車。幸運地,我整個孕期都沒有什麼大礙,不用再找醫生,例行產檢每兩至三月才一次,直到最後兩個月才密一些,超聲波亦只照過一次,寶寶的成長完全可以用「自生自滅」去形容。更誇張的是在2017年改例前,大愛包容的挪威甚至不容許唐氏綜合症測試,很多孕婦都要跨境到鄰國做檢查。如果不是有特別健康問題,一般孕婦都會自然生產。醫院不鼓勵產婦過早入院,我聽過太多「陣痛入院而被趕回家」的故事,於是我開始陣痛兩小時後才打電話給醫院,豈料醫院竟說我第一胎不會那麼快,叫我在家休息一下,過多幾小時再打過。幸而我剛好兩小時後要去見助產士,去到助產士診所時已經穿了羊水,她竟還叫我可以選擇回家休息!「吓?仲等?」我們立刻衝去醫院。去到醫院姑娘都驚訝:「嘩,你都幾忍得,開晒咁濟先過嚟?」再遲多半小時,寶寶應該會在車上出世。姑娘立即推我入產房,我問:「你地好似漏咗啲嘢,止痛呢?」姑娘說已經太遲,又說不止痛會令人更會用力推,生產過程會更快更順利。(那一刻,我覺得我徹底中伏,這根本就是他們設的局,令到人要以最自然的方式生仔!)寶寶出生後,姑娘就送上冰水、冰鮮奶、冰橙汁和一個又乾又凍的芝士三文治,並千叮萬囑我剛才流失大量液體,一定要全部飲完!產後飲凍等對我們來說等同自殺,我唯有迫身邊那位飲完,然後著他拿暖水給我。喝杯暖水這種小事,在這個文化不同的地方都甚為艱難!休息一會,清潔好後我就上房休息,這又是另一個無底深淵的開始,我在下篇再繼續分享在北歐照顧嬰兒的奇異經歷。不過話說回來,可能我已受慣了「西人式的自然生育訓練」,生完仔後不用三小時就可以走動自如,我估如果我有N個工人幫手,七小時後出去打招呼,還真不是沒可能!(但重點是我要有N個工人幫手,所以,我產後仍然是癲婆樣。)